
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(精选7篇)
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篇1教学重点:质数和合数的概念。
教学难点:正确区分质数、合数。
教学过程:
课前谈话:
给教室里的人分类。体会:同样的事物,依据不问的分类标准,可以有多种小*的分类方法。明确:分类的际准很重要。
一、复习旧知
说一说,在我们学习的空间,你可以得到那些数?(要求与同学说的尽也不重复)
给这些自然数分类。根据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,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。
板书对应的集合图。
自然数
(能不能被2整除)
把学生列举的数填写在对应的集合圈里。
问:看了集合图,你想说什么么?(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,复习奇数和偶数的有关知识)
说明: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,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。
问:想不想学一种新的分类方法?关于新的分类方法,你想知道些什么?
二、进行新课
今天我们就用找质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。
复习:什么叫因数?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因数?
同桌合作.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因数。(同时板演)
引导学生观察: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的数的个数,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!
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。
自然数
(因数的个数)
(只有两个因数)(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)
引导学生思考:只含有两个因数的,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?引出质数的概念。
明确合数的概念.提问: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?想一想:1的因数有哪几个?它是质数吗?它是合数吗?
明确: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。看厂集合圈,你想说什么?(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,巩固寺数阳台数的知识)
猜一猜:奇数有多少个?合数呢?
明确: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,所以,奇数,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。运用新知,解决问题。
出示例1下面各数,哪些是质数?哪些是合数?
1528315377891ll
学生独立完成。
问:你是怎么判断的?
明确: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因数,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;一个数,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束,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。不必找出所有的因数来,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。
说明: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。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,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。用质数表检查对例子1的判断是否正确。
完成练一练。
三、练习巩固
1、坚持下面各数的因数的个数,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,再用质数表检查。
22293549517983
2、出示2到50的数。先划掉2的倍数,再依次划掉3、5、7的倍数(但2、3、5、7本身不划掉。)
学生操作后,提问:剩下的都是什么数?
告诉学生:古代的数学家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找质数的。
四、全课总结
学到这里,一种新的分类方法,你掌握了吗?学生回答:揭示课题,质数和合数
讨论:质数、合数、奇数、偶数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呢?
五、布置作业(略)。
教学反思:
概念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,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。而这一节课教学使学生感到特别兴奋。
第一、在概念教学中,师生的这种融洽的、和谐的,而又不失激情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我。它一改概念教学的枯燥与乏味。让学生在做中学,源于课本又超越了课本,学生用本册刚刚学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,来动手操作研究这一节课,使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。
第二、探究、合作、讨论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。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特色,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,对学生的了解。精心设计了问题,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、讨论探索、总结发现规律。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、探究知识,促进相互的学习,提高合作的能力,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的有用的。
第三、大数学观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,这一片段的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强的特点,而且真正的把数学知识的教学、动手能力、合作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在一起。学生的异质组合讨论、动手拼一拼、相互商议、个别争论等都无不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。
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:
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,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②知道100以内的质数,熟悉20以内的质数。
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、独立思考、合作交流的能力。
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,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质数和合数的意义。
教学难点: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(课件出示)
1.在1——20的各自然数中,奇数有哪些?偶数有哪些?
2.想一想: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,是按什么标准分的?自然数分几类?
师: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,今天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。
二、出示预习提纲:
自学内容P23-24例1、做一做,P25—26的T1—5
思考:
1、按要求填书中表:
从上面的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?
2、什么叫质数和合数?举例说明。
3、在这个表中找出100以内的全部质数
小组讨论,你发现了什么?
4、把不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。
三、汇报展示:
1.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。
预习反馈(1)请写出1~20各数的因数?(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)
预习反馈(2)观察:填在书中第23页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?
(3)学生讨论后归纳分成三类:只有因数1的;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;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的。)
反馈:只有一个因数的:1
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:2,3,5,7,11,13,17,19
有两个以上的因数的:4,6,8,9,10,12,14,15,16,18,20
(4)教学质数和合 ……此处隐藏2563个字……了不起!
4、你还有什么发现吗?
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:
1、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,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2、知道100以内的质数,熟悉20以内的质数。
3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、*思考、合作交流的能力。
4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,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质数和合数的意义。
教学难点:
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教学时间:
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旧知,设疑激趣。
师:在刚开始学习倍数和因数时,我们就知道要研究的数是非零的自然数。如果以是不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进行分类,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?
师:请手中的数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,坐着的同学就是什么数?
师:自然数除了按奇偶数进行分类外。我们还可以按自然数的因数个数的多少来进行分类,大家想不想试一试?
二、新授
1.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。
(1)先让学生找出手中数的所有因数。
(2)出示例题
师:老师先选出几个数,让有这几个数的同学说出这些数的因数。
提问:如果把这6个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分成两类,你打算怎样分类?
讨论:哪种分类方法更能突出每类数在因数方面的共同特点?
3、小结:为了突出每一类数在因数方面的特点,我们就把这六个数分为两类:一类是只有两个因数的,另一类是超过两个因数的。
4、揭示定义:请大家仔细观察只有两个因数的数,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?(一个是1,一个是它本身)。自然数中是不是只有这3个数只有两个因数呢?像这样的数,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质数,也叫做素数。(板书:质数)
剩下这几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怎样的?和质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?(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)。除了这3个数,看看你们手中的数还有没有这样超过两个因数的数?像这样的数,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合数。(板书:合数)
5、揭示课题:这就是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。
6、分别请手中的数是质数和合数的同学站起来,问:你们有没有观察到,有一个同学两次都没有站起来,知道她手中拿的是什么数吗?这个1有几个因数?它是质数还是合数?
7、这样看来,非零自然数如果按因数的个数分类,你认为应该分成几类?哪几类?
三、教学“试一试”
1、先让学生自己*完成,然后指名对应数字的同学起来说出*,并说明理由。
2、提问:你们认为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或者合数?
四、练习:
1、做“练一练”题。
2、做练习六的第1题
先让学生自己完成,然后齐读剩下的质数。
3、做练习六的第2题。
五、拓展延伸
1.把迷路的数送回家。(练习六第2题)
2、判断
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。
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。
③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。
④两个奇数相减,差一定是偶数。
⑤两个偶数相加,和一定是合数。
六、课后小结。学习了关于质数和合数,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?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?
七、板书设计:
质数和合数
一个数,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,这样的数叫做质数(或素数)。
一个数,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,这样的数叫做合数。
1不是质数,也不是合数
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篇6教学内容:
质数和合数
教学目标:
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饿意义,掌握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,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
约数的概念,找约数的方法。
二、引入新课
例1写出下面每一个自然数的全部约数,在根据约数的个数,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。
自然数约数
11
21、2
51、5
91、3、9
111、11
121、2、3、4、6、12
171、17
201、2、4、5、10、20
381、2、19、38
451、3、5、9、15、45
(1)找约数
(2)按照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?
(3)讨论:1是什么数?
最小的质数是几?
最小的合数是几?
三、巩固练习
1、练一练
第一题,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分析:怎样去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
2、试一试
第三题判断下面各题,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,不正确的打错。
四、总结归纳
1、使学生弄清奇数与质数,偶数与合数是不同的概念
五、布置作业
反思: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还好理解,但当把自然数的另一个分类混合的时候学生的概念就出现了混乱。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光着眼于学生会不会做这些题目,而是应该真正的了解把自然数分成1、质数、合数的理由是什么。并懂的与偶数、奇数的分类是不同的理由,也就是两个不能相等的概念。并渗透一种交叉的概念。
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:
1、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,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,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。
2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、思考、合作交流的能力。
3、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,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。
教学重点:
1、理解掌握质数、合数的概念。
2、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。
教学难点:
区分奇数、质数、偶数、合数。
教学设计:
一、出示课题,学习目标
1、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,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,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。
二、出示自学指导
认真看课本
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,什么样的数叫合数
三、学生看书,自学
四、效果检测
1、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,哪些数是合数,并说出理由。
2、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?
让学生思考,后展开讨论。
3、动手*作,制质数表。
五、练习巩固:
完成练习四第1、2题。
六、课题小结:
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?
板书设计:
质数和合数
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
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
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
文档为doc格式